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水質檢測標準是多少”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數值檢測標準包括了飲用水的標準,也涵蓋了工業用水、農業用水以及其他用途的水。本文將詳細介紹不同水質檢測的標準及其重要性。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pH值: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總大腸菌群:不得檢出;
耐熱大腸菌群:不得檢出;
大腸埃希氏菌:不得檢出;
菌落總數:100mL水中不得超過100CFU;
鉛(Pb):不超過0.01mg/L;
鎘(Cd):不超過0.005mg/L;
汞(Hg):不超過0.001mg/L;
砷(As):不超過0.01mg/L;
鉻(六價)(Cr6+):不超過0.05mg/L;
硝酸鹽(以N計):不超過10mg/L;
渾濁度:不超過1NTU;
高錳酸鹽指數(以O2計):不超過3mg/L;
游離氯:在與水接觸后30分鐘不少于0.3mg/L,但不超過4mg/L。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pH值:6-9;
溶解氧:飽和率不低于70%(或5mg/L,兩者取嚴值);
高錳酸鹽指數:不超過4mg/L(Ⅰ-Ⅲ類水域);
化學需氧量(COD):不超過30mg/L(Ⅰ-Ⅲ類水域);
氨氮(NH3-N):不超過0.15mg/L(Ⅰ-Ⅲ類水域);
總磷(TP):不超過0.1mg/L(Ⅰ-Ⅲ類水域);
銅(Cu):不超過1mg/L;
鋅(Zn):不超過1mg/L;
氟化物(F-):不超過1.0mg/L。
水質檢測標準的意義
水質標準確保飲用水中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病原體、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防止水傳播疾病的發生。通過規定各種污染物的限值,水質檢測標準有助于及時發現和控制水質污染,確保供水安全。標準提供了一套科學的評估工具,用于監測和評價水體的健康狀況,為水質管理提供依據。水質標準對飲用水處理工藝提出了要求,確保處理后的水質滿足飲用標準。
通過水質檢測,可以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防止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污染。水質檢測結果為環境政策和法規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有助于實施有效的環境管理和保護措施。水質標準的宣傳和實施有助于提高公眾對水資源保護的意識,鼓勵公眾參與到水資源保護的行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