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土壤檢測標準有哪些”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土壤檢測執行標準包括:
1、GB/T 42363-2023《土壤質量 土壤理化分析樣品的預處理》
2、GB/T 36197-2018《土壤質量 土壤采樣技術指南》
3、GB 15618-2018《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
4、GB/T 41689-2022《土壤質量 土壤樣品直接提取DNA的方法》
5、GB/T 36198-2018《土壤質量 土壤氣體采樣指南》
土壤檢測標準主要內容一覽
1、GB/T 42363-2023《土壤質量 土壤理化分析樣品的預處理》
標準由全國土壤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主管部門為農業農村部。該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蘇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辰山植物園等。該標準規定了分析穩定和非揮發性理化指標的土壤樣品預處理要求,包括干燥、壓碎、過篩、分樣和研磨等五個預處理過程。適用于土壤樣品的理化分析,但不適用于測定揮發性化合物的樣品。如果預處理過程對測定結果有影響,則不適用本標準。當需要采用其他預處理方法時,會在理化分析方法標準中予以說明。
2、GB/T 36197-2018《土壤質量 土壤采樣技術指南》
標準提供了土壤樣本采集和貯存的技術指南,這些土壤樣本用于后續檢驗以提供土壤質量信息。該標準適用于農業用途的土壤質量樣本采集,同時也適用于需要不同技術和技能的污染調查采樣。它包括了正確采集擾動和非擾動樣本所用裝備和技術的選擇指南,并可作為土壤采樣程序為地下水和土壤氣體樣本采集的某些方面提供參考。該標準不適用于堅硬地層(如基巖)的采樣,也不包括無需采樣而收集土壤質量信息的技術(如地球物理方法)。
3、GB 15618-2018《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
該標準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農作物正常生長和土壤生態環境,確保人民健康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標準中規定了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的篩選值和管制值,這些數值是基于科學研究和風險評估確定的,用以評估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是否對農產品安全和生態環境構成威脅。該標準還涵蓋了監測、實施與監督要求,為土壤污染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明確的技術指導和法律依據。
4、GB/T 41689-2022《土壤質量 土壤樣品直接提取DNA的方法》
標準規范土壤樣品中DNA的直接提取過程,以便更準確地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樣性。該標準解決了傳統微生物研究方法難以反映自然環境中微生物群落變化的問題,通過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直接從土壤中提取微生物DNA并進行擴增分析,克服了土壤微生物難以培養的難題。標準的制定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豐富度和結構,是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態學研究的基礎。標準規定了適用于基于PCR擴增技術分析土壤細菌群落整體結構和豐度的DNA直接提取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農業和森林土壤,可能不適用于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或被有機污染物、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土壤。標準還指出,盡管在DNA提取前會進行土壤過篩,但土壤樣本中可能仍存在植物殘體,這可能會對DNA提取結果和后續分析造成污染。
5、GB/T 36198-2018《土壤質量 土壤氣體采樣指南》
標準由全國土壤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主管部門為農業農村部。該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包括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蘇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主要起草人為蔡祖聰、朱同彬、張書、段增強等。標準發布于2018年5月14日,自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目前為現行有效標準。該標準等同采用了ISO國際標準ISO 10381-7:2005,即《土壤質量 取樣 第七部分:土壤氣體采樣指南》。提供了有關土壤氣體采樣的詳細指南,但不適用于進入大氣的土壤氣體測定、大氣氣體采樣或被動采樣過程。標準的制定旨在規范土壤氣體的采樣方法,確保采樣過程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以便更好地評估土壤質量和環境狀況。